安徽網庫訊:5月16日下午,蒙城縣岳坊鎮牛王村黨員,干部 生產隊長、扶貧小組長和貧困戶代表共計百人在村黨群服務中心道德講堂認真聆聽“全縣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夏收夏種動員會暨脫貧攻堅電視電話會”。
會議宣讀了《2020年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實施方案》、《2020年蒙城縣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責任追究辦法》和扶貧領域責任追究情況及夏季攻勢等工作部署。電話會議結束后牛王村黨委書記王保飛針對2020年的秸稈禁燒和脫貧攻堅做了全面細致的安排。
一是輿論宣傳引導,做到人盡皆知
在全村范圍內成立5輛宣傳車在25個自然莊的30個村民組,不斷巡邏宣傳《致廣大農民朋友的一封信》,懸掛橫幅到莊頭田間60余副,利用早中晚三次黃金時間段在全村廣播講述禁燒秸稈的意義,反復播放燃燒秸稈的厲害,讓中小學生發揮“小手拉大手”把禁燒宣傳和孝道文化宣講有機結合。讓貧困戶當做網格員,做到宣傳不留余地,不留死角,不落一戶。
二是打防并舉,做好預案
牛王村現有耕地12900多畝,小麥種植約10000畝,品種不一樣,收割時間也就不同,為了做到應收盡收,秸稈盡快離田,夏種搶種不誤時。村分管農業的“馬部長”(馬梅花委員)做出周詳的預案。
把全村分成3個大網格暨李油坊片、張寨片和牛王集片,26個小網格,每個網格由兩名優秀黨員、鄉賢、村民小組長、扶貧小組長和貧困戶代表組成,另外組成3個應急分隊(每隊10人)做到24小時值守,確保信息暢通,隨叫隨到,把30個干粉滅火器、60把掃帚和一臺滅火灑水車隨時做好值班“戰斗”。
馬部長還介紹,村依托輝煌農機合作社的托管優勢,把48臺聯合收割機,6臺旋耕機,科學合理的分配到26個網格作業,做到人停機械不停。充分發揮國能蒙城秸稈電廠近距離優勢,把10臺秸稈打捆機統籌規劃,合理布局,每臺打捆機一天能打捆400畝秸稈,確保每4畝小麥就能打一捆,每8捆就能裝車及時離田,旋耕機隨機到田旋耕播種。
三是調整產業結構,推廣高粱玉米種植
傳統的大豆種植成本高,利用效率單一,農民的種植積極性不好。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商量后,利用廣播宣傳廣大農民朋友和喜偉種植專業合作社合作。
采用農戶+合作社的種植新模式,種植“紅纓子高粱,采用統一供種,統一機播,統一施肥,統一田管和收成后統一銷售給貴州茅臺酒廠的”訂單式農業,不僅可以確保技術,施肥,管理和售后的一條龍服務,貧困戶種植還能享受特色種養殖補貼,駐村工作隊還考慮到牛王村六家養牛專業農民合作社的近1000頭黃牛的養殖,鼓勵大家種植玉米,做青儲飼料。即能提高種地收益,也能錯峰秋收時間差,確保貧困戶收益穩定。
四是看守巡查到位,獎勵懲罰并重
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夏收夏種工作和脫貧攻堅夏季攻勢,大家必須認清形勢,堅決克服麻痹大意思想,堅決貫徹落實《2020年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責任追究辦法》,堅決杜絕缺失缺位行為。
禁燒包保干部一定要到崗到位,履職盡責。一經發現包保人員、干部值守不到位的,立即按規定查處到位;確保牛王村“不冒一縷煙,不著一處火,全村零火點。”岳坊鎮黨委委員郭建同志最后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