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巢高速正在編制工可報告、合六高速擴容工程可行性報告已通過預審、合肥至新沂高鐵啟動勘察設計招標……如今,合肥都市圈內已初步形成了“1小時通勤圈”,未來還將進一步提速。近日,省發改委發布合肥都市圈發展“成績單”,黨的十八大以來,圈內城市協同推進,在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合作、生態環境保護等諸多方面,都取得了積極成效。
合淮共建區規劃通過了專家評審
目前,合肥都市圈包括合肥市、淮南市、六安市、滁州市、蕪湖市、馬鞍山市和桐城市,合肥都市圈國土面積占全省的40.6%,人口占全省的43.2%,區域經濟總量占全省的比重接近59%。隨著合肥都市圈擴容,合肥都市圈中長期發展規劃以及其他各項規劃修編工作基本完成,合淮共建區規劃也通過了專家評審。著力實施環境同治計劃,加快實施環巢湖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已完成投資148億元。加強跨區界河流聯防聯治,對大別山水庫群、巢湖以及董鋪水庫、大房郢水庫等集中飲用水水源地實施水質保護。實行大氣污染防治聯防聯控,完成黃標車數據庫建設,實現數據共享,禁止黃標車相互轉籍。
店埠河、合裕線航道升級基本完工
通過實現基礎設施共建共享、互聯互通,合肥都市圈已經初步形成了“1小時通勤圈”。航空方面,圈內各市縣通往新橋機場的快速連接線工程正在加快建設中,其中壽縣高劉至新橋機場的快速連接線已建成通車。公路方面,聯通淮南、六安、桐城、定遠等地的快速公路網全面升級;德上高速正在開展工可階段社會風險穩定評價;合六高速擴容工程可行性報告已通過省廳預審;明巢高速正在編制工可報告;滁新高速、合寧、合蕪擴容工程施工進展較快。鐵路方面,合寧、合武、合蚌、合?蛯、合肥至西安、合肥至九江等鐵路構成都市圈的鐵路骨架。合肥至新沂高鐵啟動勘察設計招標;商合杭客專、合安高鐵加快建設。水運方面,合肥港綜合碼頭二期主體工程完工。店埠河、合裕線航道升級改造基本完工。引大別山優質水源、引江濟淮調水工程加快推進。
產業合作“走廊效應”日益顯現
合肥都市圈內促進產業合作互動發展,初步形成以合肥為中心、以交通干道為軸線的放射狀城鎮體系和產業基地,“走廊效應”日益顯現。工業方面,謀劃合肥都市圈跨區域重大項目達146個,計劃總投資7333億元。積極推進合肥都市圈內汽車、家電、裝備制造等產業深化配套協作,繼續推進一批項目加快建設。在園區共建上,支持壽蜀園加快建設,穩步推進包河區與舒城、桐城共建園區、肥東與定遠共建鹽化工業園、肥西與明光共建園區、高新區與霍邱共建園區等穩步推進。同時,農業產業合作不斷深化,合肥與六安、桐城、定遠共建蔬菜基地近15萬畝,合作共建基地年直接供應合肥市場的蔬菜總量突破50萬噸。圈內市縣開展農超、農餐等產銷對接活動,實施早餐工程,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