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初,安徽已啟動第二批脫鉤試點,確定80家省級行業協會商會參與改革。
記者從安徽省脫鉤聯合工作組辦公室獲悉:經過遴選單位、制定方案、組織實施、評估認定等環節,日前,第二批80家全省性行業協會商會全面完成了與行政機關脫鉤試點任務,實現了行業協會商會獨立運行、依法自治、規范發展。
脫鉤改革涉及的機構編制調整及人員變動,牽涉面廣,政策性強,同樣需要耐心細致做好相關工作。從第二批脫鉤試點推進情況看,80家行業協會商會圍繞“五分離、五規范”,規范了綜合監管關系、行政委托和職責分工關系、財產關系、用人關系和管理關系。
首先,實現了人員分離。省可再生資源協會的2名黨政干部辭去了社團職務。實現了機構、職能分離。省可再生資源協會在機構上與省再生資源公司分離出來,省林木種苗協會等16家單位與黨政機關共48項職能實現了分離。
其次,資產財務脫鉤是“五脫鉤”中的重頭戲。80家單位均不涉及上年度財政直接撥款,省農機工業協會脫鉤后執行了《民間非盈利組織會計制度》。安徽國際徽商交流協會等27家單位的523.36萬元固定資產和安徽省招標投標協會等44家單位的2320.31萬元流動資產,均不涉及國有資產。
再次,實現了辦公用房分離。省工業經濟聯合會等7家單位通過脫鉤騰退或租賃使用辦公用房面積267㎡,其余行業協會商會全部實現了與黨政機關辦公用房分離。
最后,實現了黨建外事分離。省公路建設行業協會等5家單位脫鉤前均建立了聯合支部,目前正在與省社會組織綜合黨委對接,按規定和程序單獨建立黨組織。
去行政化改革將為這些行業協會褪去“官色”,回歸社會本位,有效承接政府購買服務項目。2017年,安徽省國際農業貿易促進會承接了政府購買服務2項。其余商協會正在積極創造條件,準備承接更多的購買服務項目,增強內生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