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促進生產效率提升,是新經濟發展的特點之一。10月我國各省信息產業發展情況如何?近兩月來,哪些省份在數字經濟方面的表現值得關注?本月,數字經濟對中國社會效率的提升作用是否依然強勁?哪些行業的數字化程度加深?來看《10月中國數字經濟指數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顯示,2017年10月,我國數字經濟指數為362,較上月增長2.8%。除2016年10月出現小幅下降之外,數字經濟指數逐月提升。
各省數字經濟指數增速出現分化
報告顯示,10月北京繼續保持第一,指數為592.7。本月,安徽超過福建和山東,上升到第7位。前十名其余各省排位不變。
從各省增速來看,本月各省增速出現分化,其中環比增長的有16個省份,環比下降的有15個省份?傮w來看,排名靠前的省份多數出現下降,而欠發達省份多數出現上升,總體又呈現出欠發達省份趕超發達省份現象。
數字經濟對社會運轉的效率穩步提升
報告指出,10月,全國各省信息產業指數有漲有跌,延續上月,平均變化幅度不大。其中各省增速較高的是安徽、海南、河北、河南、甘肅和西藏。
數字經濟外溢指數方面,多數省份外溢指數微降。降幅較大的是黑龍江8.4%、浙江8.2%、山東5.7%和福建5.5%。
10月,各省數字經濟對社會運轉效率的推動穩步提升,體現在全國各省數字經濟彈性指數的穩步提升上。除海南、寧夏和青海外,各省均環比提高。而西藏、廣東、福建、浙江和廣西在近三個月彈性指數增速排名中位居前列,反映出這些省份數字經濟技術的社會應用擴散速度較快。
上月增速高的各產業出現回落,產業數字深化有賴于各產業內部結構的持續改造和產業升級
信息技術產品和服務除了自身發展之外,還作為中間投入深入到新經濟行業當中。10月,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新材料產業與金融和法律服務業是信息化程度最高的三個行業。而9月增幅較高的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生物醫藥產業,在10月卻出現回落。各產業各月增速波動較大,主要原因在于產業數字深化有賴于各產業內部結構的持續改造和產業升級,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各產業各月間深度的增長會出現較大的反復。
安徽數字經濟指數持續兩個月高速增長
本月,安徽省數字經濟指數環比增速20%,增速全國最高,而安徽數字經濟指數已持續兩個月高速增長,究竟哪些數據的提升驅動了該省數字經濟指數的快速增長?
報告指出,安徽省外溢指數和彈性指數穩定,但增幅并不大,而信息產業指數增速相對較高,除2017年5、6月之外,每月環比增速均保持在4%以上。從指數增長趨勢看,信息產業指數的增長是安徽省數字經濟指數增長的主要動力。
進一步數據分析發現,10月安徽省信息產業指數的增長原因在于:10月份信息技術與服務產業新增注冊資本大幅增加,本月為9月的5倍以上;信息產業創新活躍,專利數量持續高速增長,增幅超過1倍。信息產業新增勞動力需求大幅增加,10月相比9月增長近1倍。安徽省在10月份信息產業投入快速擴張,信息產業人才需求和資本注入快速增長,這將為安徽數字經濟的長期發展打下基礎。
報告指出,新注冊企業、專利數量和招聘需求這三方面數據的大幅增長驅動了安徽省數字經濟指數的增長,說明安徽省在信息產業方面的投入已經形成了比較好的基礎。
報告認為,安徽省數字經濟對社會效率的拉動作用(彈性指數)也逐月穩步提升。但是其他產業對信息產業產品和服務的利用深度增長放緩,近兩月出現停滯,這再次表明行業深度的提高,是一個緩慢、曲折反復的過程。
從本月開始,中國數字經濟指數以基期值為準標準化,2016年1月為基期,指數為100,其他各期數值以基期數值為基準,取相對值為指數值,這樣可以更加直觀的反映指數相對基期的變化。
據悉,《10月數據數字經濟指數報告》是由財新傳媒聯合數聯銘品公司(BBD)合作發布,旨在用實時動態大數據的挖掘方法,量化中國新經濟的發展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