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線訊 據新安晚報報道,昨天,安徽省政府辦公廳發布的“關于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若干政策的通知”顯示,我省“十三五”期間農業轉移人口計劃落戶數為703.6萬人,2016年完成127.8萬人,2017至2020年還需完成500多萬人。為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我省將全面放開除合肥以外其他所有城市的落戶限制,同時鼓勵合肥進一步放寬落戶條件。對于進城購房的農民,銀行也要加大信貸支持,最低首付款比例將不高于城鎮居民。

落戶門檻:除合肥外所有城市全面放開限制
根據“通知”,我省將全面放開除合肥以外其他所有城市落戶限制。同時,鼓勵合肥市進一步放寬落戶條件。
據悉,對于已在合肥城區落戶的農業轉移人口,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子女、父母等,均可以申請落戶;對農村學生升學和參軍進入合肥市城區的人口、在城區就業居住3年以上或繳納社保1年以上和舉家遷徙的農業轉移人口、新生代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合理放寬落戶條件。
到2020年,確保全省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35%以上。各市政府要擔負起主體責任,確保目標任務落到實處,2017至2020年,全省農業轉移人口累計落戶587.6萬人。
購房支持:農民購房首付比例低于城鎮居民
隨著進城落戶限制的解除,會有越來越多的農民進城購房。通知提出加大對進城購房農民的金融支持力度,將穩定就業的進城農民納入住房公積金繳存范圍。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對進城農民購房的信貸支持,最低首付款比例不高于城鎮居民。
同時,支持合肥市推進住房租賃試點城市建設,加快發展專業化住房租賃市場,加大租賃住房供應力度,賦予符合條件的承租人子女享有就近入學等公共服務權益,凡是具有合肥市城鎮戶籍的適齡兒童少年,其監護人在本市無自有產權住房,以監護人租賃房屋所在地作為唯一居住地且房屋租賃合同經登記備案的,由居住地所在縣區級教育主管部門安排到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就讀。到2020年,全省農民工隨遷子女城鎮義務教育覆蓋率達到99%以上。
配套保障:農民工納入養老保
險及醫療保險
在推進新型城鎮化過程中,我省將進一步完善農業轉移人口社會保障體系。
通知明確,將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農民工納入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企業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支持農民工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有困難的農民工可按照當地規定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到2020年,城鎮常住人口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分別達到95%、96%以上。同時,加強對農業轉移人口的職業技能培訓。加快建設5個省級示范性公共實訓基地、500個共享型省級示范實訓基地、70個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實訓基地、200個省級“名師工作坊”、190個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每年培訓農業轉移人口不低于100萬人次。到2020年,全省城鎮失業人員、農民工、新成長勞動力接受免費或補貼性就業技能培訓覆蓋率達到95%以上。
城鎮建設:全省培育80個左右特色小城鎮
通知還提出培育發展一批新生中小城鎮。有序啟動縣改市、縣改區工作,增強中心集鎮的人口集聚功能,積極培育鎮區人口達10萬以上的特大鎮。據悉,我省將選擇產業基礎較好、生態環境優良、文化積淀深厚的小城鎮進行重點培育,形成80個左右具有徽風皖韻、凸顯專精美活的生態宜居型特色小城鎮。堅持把特色小鎮作為新型城鎮化的有效載體,培育建設80個左右省級特色小鎮,安排特色小鎮建設專項資金,采取“借轉補”和“以獎代補”相結合的方式對特色小鎮予以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