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黃山日報報道, 林業是綠色產業,兼具生態、經濟和社會三大效益。去年市林業部門圍繞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以增綠增效為主題,著力深化林業改革,加強森林資源保護,大力發展綠色產業,2017年我市實現林業總產值291.5億元,同比增長15.8%;農民人均林業收入5558元,同比增長10.04%。
去年以來,全市各級林業部門按照“林業產業生態化、林業生態產業化”的總體要求,在抓好生態環境建設的同時,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優勢,采取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方法,積極調整林業產業結構,培育和壯大龍頭企業,大力發展木、竹、油茶、花卉苗木盆景、森林旅游、野生動植物及林下資源利用等六大產業,促進山(地)增綠、林業增效和群眾增收。
去年全市林業增綠增效行動等林業建設取得新成效,共完成人工造林2.41萬畝,占計劃任務的116%;完成封山育林7.95萬畝,退化林修復2.8萬畝,均占計劃任務的100%;完成森林撫育33.2萬畝,占計劃任務的101%;建設省級森林撫育示范片20個、面積3.4萬畝;創建省級森林城鎮2個、省級森林村莊15個,完成森林長廊示范段建設12公里。完成新造林163.9萬畝,完成或超額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此外,去年我市林業改革邁出新步伐,國有林場改革、生態文明建設等重點領域取得顯著成效。
據悉,我市將繼續把加快發展綠色富民產業作為2018年重點工作。著力發展林下經濟,因地制宜開展林下種植、林下養殖、林下產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旅游康養,打造一批高效林下經濟示范點;積極開展覆盆子產業扶貧,在全市46個貧困村建設覆盆子種植示范基地2948畝;大力發展油茶、香榧、山核桃等木本油料林和特色經濟林;提升林產品精深加工水平,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企業,延長產業鏈條,加速林業經濟融合發展。我市落實2018年市級林業專項資金800萬元,主要用于支持全市提升林業增綠增效,加快綠色富民產業發展,推進林業精準扶貧,加強古樹名木保護,增強林業災害應急處置能力,為綠色黃山、生態黃山建設提供基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