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庫訊:“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是道德之本,是家庭美滿和睦、社會進步發展的基石!墩撜Z.學而》中就有“事父母,能竭其力”的說法,也有“父母在不遠行”的警句。唐代詩人孟郊更是留下了“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輝”的干古名句。
常言道,“久病床前無孝子”,但在中國第一好人大縣一一安徽省蒙城縣漆園街道花園村徐莊53歲的低保戶郁大臣卻用實際行動挑戰了這一說法。他日復一日照顧78歲癱瘓在床的母親,精心服侍,不離不棄,使母親幸福的安度晚年,雖然他只是一位普通的農民,組他卻用淳樸、善良和堅守,數年如一日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家庭頂梁柱的擔當,撐起了一個苦難的家,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血濃于水的親情和孝老愛親的真諦,譜寫了一曲孝老愛親的大愛之歌。
郁大臣家中有2個殘疾人,一個是弟弟郁二臣,他是智力殘疾,一個是78歲的母親,母親因突發腦梗塞致發癱瘓在床,需要長期照顧,郁大臣義無反顧地挑起了照顧母親的重擔,他十分重視母親的飲食,換著樣的做母親愛吃的飯菜,同時,堅持每天為母親翻身、按摩,空閑時就用輪椅推著母親到外面曬太陽,呼吸新鮮空氣。有時候,母親發疲氣或謾罵郁大臣,他總是一笑了之……
對郁大臣家的情況,街道辦事處及花園村高度重視,2014年被吸納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在殘補,護補、光伏分紅、代繳新農合、殘疾人生活救助、臨時救助、等予以幫扶,考慮到他家的情況特殊,向縣民政局幫助申請了6個低保,月收益2090元。
郁大臣原本有一個溫暖幸福的家庭,妻子不堪貧困而離家出走,母親患腦梗塞引發癱瘓,“憨”弟弟成天四處游蕩不歸家,家中就剩下郁大臣和母親還有女兒郁盼弟,里里外外全靠郁大臣一人,整天忙的不亦樂乎……
孝老愛親重在親情溫暖,郁大臣以強烈的責任感擔起了家的責任,他用實際行動傳承著最淳樸的家庭美德,傳播著孝老愛親的正能量,為踐行和推動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畫上絢爛的一筆,陪同采訪的縣人大代表、花園村黨總支書記代秀芳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