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庫訊 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中,淮北市宋疃司法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十項舉措實施公共法律服務惠民零距離。
一是兌現為民服務承諾,展現作風教育的成果。全所干警將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一線,察民情、訪民意、問民計、解民憂、助民富,充分發揮司法行政職能,當好法制宣傳的“揚聲器”、弱勢群體的“保護神”、浪子回頭的“引路人”、促進和諧的“潤滑劑”。
二是開展法援大宣傳。以“弘揚法制精神、轉作風惠民生”為主題,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導,以標語、板報、網絡、報刊為載體,大力推行法律援助套餐,深入基層、深入社區、街道廣泛開展“法治宣傳進萬家”活動,確保轄區形成依法行政、依法辦事、依法訴求、依法維權的良好環境和氛圍。
三是建立網格化組織。該鎮以宋疃鎮法律援助工作站為載體,在各村居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13個,形成了一張無死角、全覆蓋的公共法律服務網絡。
四是暢通服務渠道。在做好當面申請的同時,積極推行電話申請、微信申請、網上申請和法律援助人員上門受理申請等多種服務方式,做到讓人民群眾申請不出鄉鎮,咨詢不出家門。
五是上門服務。對于老弱殘疾、孕婦、兒童、農民工等需要援助的弱勢群體,開通了法律援助綠色通道,主動上門服務。
六是簡化援助程序。按照便民利民的要求,進一步簡化了法律援助申請、審查和受理程序,對于經濟困難證明只要出具有關證明或證件即可;對涉及農民工勞動報酬和工傷賠償糾紛的法律援助申請,免除了經濟狀況審查;對情況緊急或即將超過仲裁、訴訟時效的法律援助案件,一律先行受理,事后補辦手續。
七是排查援助糾紛,了解群眾的擔憂和困擾。在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充分發揮職能部門、基層組織、人民調解員的基礎作用,號召廣大人民群眾共同參與,緊緊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和重點工程建設,對群眾擔憂、安全穩定等方面存在的熱點、難點、焦點問題,對排查情況進行分析,及時建立臺賬,做到“底數清、情況明”。
八是集中矛盾大化解,消除群眾的擔憂和困擾。針對排查出的問題和隱患,認真梳理、合理分流,分包到人,采取“人民調解、法律援助、法律服務”等多種職能手段,利用“大調解”機制,有效化解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切身的矛盾糾紛,把矛盾處理在萌芽、把糾紛化解在基層,為建設美麗烈山保駕護航。
九是服務監督并舉。建立了法律援助案件質量監督制度、案件跟蹤制度、案件投訴、回訪制度及責任追究制度,堅決杜絕有償辦理法律援助案件,有效維護了“法律援助惠民工程”的良好形象。
十是有效控制案件輿情。充分利用法律援助直接接觸基層困難群眾的特點和優勢,認真開展法律援助輿情分析工作,引導群眾正確理解法律,理性對待糾紛,為黨委、政府依法妥善處理疑難復雜信訪問題提供決策服務,促進從源頭上解決問題。
一年來,宋疃司法所共接待登記、受理公共法律服務1156件,宋疃法律服務所辦理法律援助訴訟案件368件,案件跟蹤回訪368件,非訴訟案件788件,在上述案件辦理過程中五宋疃司法所的工作人員無一人被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