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庫訊:在廬江縣郭河鎮抗疫隊伍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曾是英勇忠誠的人民子弟兵,如今在國家需要的時候,第一時間沖在戰“疫”一線,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中彰顯“老兵”風采,他們有一個響亮的名字:退役軍人。
“作為一名黨員干部,全村4200多人安危責無旁貸,我要用行動證明自己曾經是名光榮的軍人。”北圩村黨委副書記張勝中是從對越自衛反擊戰中退下來的老兵,曾榮立兩次戰時“三等功”。年前,忙完村內各項事務后的他,準備春節假期好好陪陪家人,然而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他義無反顧投身主戰場,張貼公告、懸掛橫幅、摸排返鄉人員、為隔離觀察家庭送生活物資,老張一干就是二十多天。
稍有閑時,他就主動對接村鄉賢聯誼會,商討捐款捐物事宜,在他的引導下,身在異鄉的萬安軍、張銀干、邵克銀等多名愛心人士,紛紛慷慨解囊,為防控一線送來急需的口罩、消毒液和宣傳音響,支援家鄉抗擊疫情。
“為減少人員流動和病毒傳播,請各位村民少外出、不串門、勤洗手、多通風……”這幾天,家住廣寒村的困難退伍軍人芮文勝格外忙活,頭戴小紅帽、身穿紅馬甲、手提小喇叭的“老班長”,每天走村串戶奮戰在疫情一線,張貼公告、布點設卡、線索摸排,他從早忙到晚。老芮說:“吃水不忘挖井人,這幾年黨和政府帶領我們脫貧致富,作為一名退役軍人,在國家有難之時應該站出來,盡一點微薄之力。”
脫下軍裝,脫不掉的是軍魂;放下鋼槍,放不下的是初心。在人員密集、病毒傳播渠道多的郭河街道,以城管中隊朱維良為首的5名退伍軍人,主動承擔著農貿市場和商場超市的疫情防控任務。
沒有誓師會,沒有請戰書,靠的是“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的軍人擔當,配合市監部門關閉活禽交易區、測量進出人員體溫、定時對設施設備進行消毒、及時清理垃圾和廢棄物,經過軍營洗禮的老兵們發揚統一指揮和聯合作戰精神,打好疫情阻擊戰,甘當群眾“守門人”,用實際行動踐行“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的錚錚誓言,守護著一方百姓的“菜籃子”安全。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疫情如火,“逆行者”迎難而上。在郭河鎮,哪些默默無聞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退伍軍人還有很多很多,他們在各條戰線上擔負著排查員、宣傳員、守護員、聯絡員和監督員,履行初心使命,傳承“紅色基因”,成為戰“疫”一線堅不可摧的“前沿哨”“排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