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y id="djcmt"><video id="djcmt"></video></ruby>

      <legend id="djcmt"><font id="djcmt"></font></legend>
      <ruby id="djcmt"><option id="djcmt"></option></ruby>
      <ruby id="djcmt"><table id="djcmt"><thead id="djcmt"></thead></table></ruby>

      <strong id="djcmt"></strong>
    1.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安徽 > 聚焦安徽
      投稿

      安徽網庫訊:大觀區長江禁捕退捕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2020-09-17 19:46:40 來源:安慶市大觀區農業農村局 作者: 責任編輯:潘興貴 點擊圖片瀏覽下一頁

         安徽網庫訊:落實好長江十年禁漁,實施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退捕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為全局計、為子孫謀的重大決策。為深入打好禁捕退捕攻堅戰,大觀區全面落實省委市委“六無四清”“七個到位”的部署安排,全面加大執法監管力度,嚴厲打擊非法捕撈行為,加大涉漁“三無”船舶清理整治,積極落實退捕漁民安置保障政策,確保政策到位、舉措落實。gOe安徽網庫 地方門戶新聞站

        一是推進漁船退捕禁捕有力有序。截止2019年6月30日已全面完成在冊捕撈漁船564艘減船退漁任務,所有漁船全部拆解銷號,419戶827名專業漁民全部“洗腳上岸”。認真落實“一戶一檔”、“一船一策”,落實每艘船2至7萬元的減船補貼、每戶2萬元的漁具補貼、每戶1.6至3.4萬元的一次性退漁轉產補助、退捕漁民發放3年4000元/年.人的過渡期生活困難補助并為漁民代繳15年3000元/年.人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成立3個建檔立卡專項行動指導組,分片包保十里鋪鄉、?阪、皖河農場和街道,對已經退捕的564艘漁船、419戶827位退捕漁民開展建檔立卡信息“回頭看”信息采集指導工作,力求基礎信息精確。7月25日全面完成退捕漁民信息采集工作。
       
         二是推進漁民轉產轉業成效明顯。區委、區政府及時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大觀區長江流域禁捕和退捕漁民安置保障工作實施方案》,明確工作目標和重點任務;區人社局擬定《大觀區退捕漁民就業幫扶行動實施方案》和《大觀區退捕漁民社保幫扶行動實施方案》,通過“四個一批”開展就業幫扶,通過就業招聘、轉產培訓和基本養老保險政策,引導漁民自主創業、轉產就業、靈活就業,動員全民參保,確保退捕漁民“應保盡保”。
       
         截止9月份舉辦專場招聘會4場,全區勞動年齡內退捕漁民675人,漁業轉產就業20人,企業和單位吸納49人,公益崗位安置8人,自主創業或靈活就業596人,基本實現退捕漁民戶均“一人就業”。截至目前,參加我區城鄉居保744人,參加職工養老保險的漁民共計52人,全日制在校學生漁民1人,戶籍在外地28人,符合我區城鄉居保參保條件的漁民已做到“應保盡保”。對符合條件的7戶15人納入低保范圍,對出現臨時生活困難的22戶及時給予臨時救助近5萬元,安置保障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三是推進漁民“病有所醫”穩妥有效。市、區醫保系統聯動配合,區醫保局按系統權限篩查涉區退捕漁民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情況,并主動對接市醫保局摸清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參保人數,截至目前,827名退捕漁民醫保未參保范圍已縮減至10余人,對已納入停保及未納入參保的退捕漁民建檔登記,助推后期續保進保安置工作,全力確保大觀區退捕漁民安置進保應保盡保、應救盡救,實現漁民“病有所醫”全覆蓋。
       
         四是推進禁捕“六無四清”禁令落地有聲。自7月份啟動長江禁捕“清漁”行動以來,聚焦“六無四清”目標,堅持查、治、建三環節一體化推進,部門協調配合,建立各有側重的聯合執法打擊機制,開展水域巡查“無縫化”,公安、農業農村、市場監督等部門聯合開展8次“清漁”集中行動,通過“采取見網就收、露頭就打”,共收繳各類違法網具262條、釣具363桿、電漁裝置63件、三無船舶1艘;開展打壓違法行為“常態化”,7月份以來,共查獲違法捕撈案件23起(其中行政立案4起,刑事立案19起),刑事強制措施19人,現已起訴15人。
       
         其中9月11日,經安慶市漁政支隊指定查辦,大觀區漁政站及相關部門組成聯合執法檢查組采取“四不兩直”方式在安慶光彩大市場查獲違法銷售電漁器商家兩家,現場查獲并收繳電漁裝置61件,為安慶市專項行動以來最大銷售禁用漁具案件;開展無證船舶管理“標識化”。按照省、市部署安排,組織鄉鎮村對沿江、沿河無證小船全面摸排、目前全區已經登記建檔無證小船105條,按照“貨交”、“農養”、“農用”三類編號打碼“標識化”管理;開展漁具銷售管理“臺賬化”。
       
         安排執法人員上門入戶,對全區22家漁具銷售商家到店檢查全覆蓋,發放禁售漁具告知書,簽訂禁售漁具承諾書,落實銷售記錄臺賬登記管理,確保銷售環節有據可查。通過24小時全天候值守,突擊性與日常性結合巡邏,從嚴處罰,從快處置,有效確保“禁漁令”落地有聲。
       
         五是退捕禁捕宣傳入心入耳。區、鄉、村三級動員,通過宣傳車、宣傳牌、一封信、明白紙、告知書、標語、展板、微視頻、H5視頻、新聞報道等多形式宣傳長江禁捕和退捕漁民安置保障工作政策,共發放各類宣傳材料2萬余份,轄區所有餐飲店、賓館、漁具店均張貼有禁漁內容宣傳牌(信),所有部門、鄉鎮村居電子屏、公示欄均設有禁漁宣傳標語內容,沿江沿河岸線均設置有禁捕禁釣標志和張貼有公告。
       
         《人民日報》等央媒報道含有大觀區典型內容宣傳7次、《安徽日報》省媒報道含大觀區內容宣傳11次、《農業農村部》等省、市行業網站報道大觀區退捕禁捕工作20余次;在《大觀區政府網站》增設《長江禁捕退捕在行動》專題專欄,先后發布有關報道30余篇,實現“報紙上有文字、電視里有圖像、廣播里有聲音”目標,效果入心入耳。
       
         六是禁捕水域全面實現監管“全覆蓋”。對長江大觀段16.5公里、皖河大觀段23.5公里,江湖水域26平方公里、江豚自然保護區,以及大口鯰長吻鮠鱖魚、長江刀鱭等2個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專業漁民村2個,安慶漁港、小陽河等6個天然漁港,轄區禁捕水域實現“全覆蓋”。
      文章來源:安慶市大觀區農業農村局 責任編輯:潘興貴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安徽網庫”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安徽網庫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不良信息舉報信箱 新聞熱線 技術服務
      關于本站 | 廣告服務 | 免責申明 | 招聘信息 | 聯系我們
      安徽網庫 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5-2019 皖ICP備19011896號

      皖公網安備 34010202601110號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百度_一区二区三区自拍_99久久香蕉国产_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
          <ruby id="djcmt"><video id="djcmt"></video></ruby>

          <legend id="djcmt"><font id="djcmt"></font></legend>
          <ruby id="djcmt"><option id="djcmt"></option></ruby>
          <ruby id="djcmt"><table id="djcmt"><thead id="djcmt"></thead></table></ruby>

          <strong id="djcmt"></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