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庫訊)“吳大鎖逢人就說,多虧了黨的精準扶貧好政策,讓我家脫貧過上了好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可想而知,脫貧之前他家到了窮困潦倒的地步,F如今,在黨的扶貧政策感召下,他精神百倍,干勁沖天。每天吳大鎖早上起來洗刷完畢就到地里轉一圈……
今年57歲的吳大鎖是蒙城縣小澗鎮吳圩村吳西隊脫貧戶,兩鬢斑白,滿臉滄桑,看上去要比實際年齡大的多。11月22日上午記者冒雨采訪了吳大鎖,他說家里3口人,兒子是智力一級殘疾人,無勞動能力,需要人照顧,因此,不能外出務工,只能在家守著5.45畝土地過日子,家中生活入不敷出。
2014年經政策識別被評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左右鄰居都恭喜他說:“大鎖,這回好了,啥都不用干就有錢花。”不以為恥,反以為榮。貧困帽競成了“高帽子”?粗鴫ι蠏斓姆鲐氋Y料袋和墻上貼的扶貧明白紙,昊大鎖心里非常難受,暗想,我有胳膊有腿的,還能讓政府幫扶過日子,我要脫貧致富……
成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后,一系列精準扶貧政策落實到了吳大鎖家,鎮村干部、幫扶責任人紛紛前來入戶走訪、座談、噓寒問暖,宣傳政策,鼓勵他自強不息,政府幫一把,自己再努把力,很快就能度過難關的。在政府的政策幫扶和幫扶人的真扶貧、扶真貧,加之自己的勤勞苦干,2017年底,吳大鎖摘掉了壓在頭上的“貧困帽”,光榮的脫了貧。
為了防止吳大鎖家返貧,村里幫助落實了吳大鎖兒子的低保,并享受產業扶貧、健康扶貧、光伏收益分紅等政策,還落實了吳大鎖妻子扶貧公益崗護塘員。“人生一世勤為上,千秋事業志當先。”2020年,在村里的幫助下流轉了50畝土地準備走產業致富之路。但缺乏資金,鎮村干部了解情況后及時與農商銀行取得聯系,辦理了5萬元小額信貸,他種了25畝水稻、6畝中藥材,20余畝玉米。在他的勤勞耕耘下,今年水稻獲得了豐收,畝純收入1300元。村里流轉土地1300畝,用于種植水稻、中藥材等作物,村里把抽水、施肥、放水、打藥、除草等任務交給吳大鎖,每月2600元(6個月),常年收入15600元,產業獎補2500元。妻子扶貧公益崗每月600元。兒子低保月收益低保金455元,殘補、殘護、代繳新農合、農保等,吳大鎖家今年可以收入3萬元。接受采訪時,吳大鎖感慨地說。
吳圩村黨總支書記付勇告訴記者,吳大鎖是一個勵志的人,他知貧后涌,窮則思變,用好產業扶貧“金鑰匙”,開啟了“脫貧攻堅致富鎖”,并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了脫貧不返貧,為我村的貧困戶樹立了榜樣,下一步,我村將以吳大鎖為典型,帶動更多的貧困戶走產業脫貧共同致富之路,早日實現小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