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庫訊)蕪湖三山街道天橋村作為棚改拆遷村,村民拆遷后離開生活幾輩子的傳統村落,住進新的小區,老習慣、舊習俗正在逐漸改變,移風易俗垃圾分類宣傳任重道遠。天橋村黨委再抓年底豐收緊張時節,對村民開展新一輪垃圾分類知識宣傳。垃圾分類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工程,每一位村民群眾只有養成了垃圾分類的習慣,才能提升我們的人居環境質量。
強化黨建引領,全面推進垃圾分類工作。村黨委號召廣大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以黨員為核心的小掃員隊伍開展垃圾分類義務宣傳,做垃圾分類的引領者,推動垃圾分類深入人心,結出豐碩成果。
以黨建聚人心,黨員上前,群眾支持。村黨委認識到做好垃圾分類的關鍵在人,難點在人,以黨支部為單位,黨員帶頭做表率,推動垃圾分類近人情、入人心。村黨委充分發揮“火車頭”作用,帶動“兩委”班子、黨員隊伍站在前列,志愿骨干緊隨其后,把村民群眾擰成一股繩。通過入戶走訪宣傳,讓村民深刻意識到垃圾分類不僅是責任,更關乎自己的生活品質,得到村民群眾的深深認同和由衷支持。
以黨建抓行動,提升精神文明建設。垃圾分類不僅是村人居環境治理難點,也是撬動村精神文化建設提高的有效發力點。充分發揮村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做好垃圾分類工作,讓黨員成為垃圾分類工作中的“排頭兵、先行者”。通過村黨委部署,黨支部動員,每位黨員從自身、自家做起,帶動身邊村民進行垃圾分類,切實發揮好黨員的引領、宣傳、指導和監督作用,進而推動廣大村民養成良好的垃圾分類習慣。
以黨建促長效,落實規范管理機制。分工專人聯系責任區,負責垃圾分類工作推進的指導和督促,做到責任有告知、臺賬有記錄、方案有分類。落實監督反饋機制,做到定時有監督、巡查有反饋、實效有激勵。使“一陣風”幻成“四季雨”,以一生鄉土的淳樸迎接城市的繁華,將垃圾分類觀念牢牢印在黨員群眾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