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庫訊)12月7日,蒙城縣馬集學區田橋中心校,筆者見到了扎根鄉村30余載的老教師陸峰,初見他給人的印象,樸實,和藹,而又樂觀。知道筆者采訪來意,他略顯有些局促:“沒有什么,這輩子既然選擇了教師,就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問心無愧才好。”
陸峰,52歲,1988年參加工作,先后在蒙城縣駝澗小學、丁樓小學、田橋中心校工作,扎根鄉村30余年,即使身患重病,也依然堅守崗位;面對危險,他臨危不懼,只身跳入水中救人;脫貧攻堅,他履職盡責,深得貧困戶的贊許。他用自己的身體力行,默默書寫著樸實無華的人生贊歌。

手術不久,他很快回到了講臺
2009年,對于陸峰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那是4月的一天,在講臺上正在上課的他,突然感覺頭暈,惡心,體力不支,倒在了講臺上,后到蒙城縣第一人民醫院檢查,初步診斷心肺異常。
同年9月,他到上海中山醫院就醫,診斷為肺動脈瓣狹窄,房間隔缺損,11月份作了心肺手術。醫生建議,回去好好休養,擇期再進行肺動脈瓣球囊擴張及房缺封堵器手術。從上;貋砗,家人和同事都勸他在家好好休息,不要胡思亂想?伤睦锾傻米,腦子里想的滿是他的學生。
在身體稍稍康復,病情穩定后,陸峰硬是堅持回到了學校。家人苦口婆心勸他,他告訴妻子:“我是老師,老師就要站在講臺上。”妻子拗他不過,又心疼他,幾次偷偷地抹眼淚,陸峰看在眼里,便安慰妻子:“在學校里,站在講臺上,我心情好多了,心情好,病就好啦。”回到講臺的那些日子,他一直靠藥物維持,靠自己的堅持和毅力,以陽光的心態,站在教學第一線。
談及陸峰,學校的同事總是贊不絕口。“他做事認真負責,從不缺學生一節課,對學生非常關心,班里留守兒童多,他總是擠出更多的時間與孩子們談心,走進孩子們的內心世界。”同事管云老師這樣說道。
班上有個叫田小春(化名)的男孩,父親患有精神病,母親撐起一個家,家境貧寒。田小春性格內向孤僻,很少和同學一起玩耍。作為班主任的陸峰,多次家訪,多次找田小春談心,精神上給予鼓勵,物資上進行幫助,自購書錢、學習用品都是陸老師自掏腰包。在孩子的眼中,他就是貼心的家長、知心的朋友。“嚴在當嚴處,愛在細微間”。
多年來,陸峰老師在“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優秀教育技術論文智慧教學研究等活動中多次獲市縣獎,他所輔導的學生也先后在縣科技文化藝術節、優秀童謠作品征集、市青少年科技創新發明創造大賽等活動中多次獲獎。
有人落水,他舍身施救不猶豫
“那是2019年8月的一天,我經過田莊南地西大洼時,發現有人落水,也沒來得及多想,便跳入水中救人。”回憶救人的場景,陸峰這樣說道。
“當時,情況危急,只聽見“撲通”一聲,有個三輪車沖進了河里,我就在近前,下意識地就沖了過去,一邊大喊著周圍的人,快來救人,F在想來,真是后怕,如果當時周圍沒有人,真不知會發生怎樣的事情。”
后據落水老人說,那天,他騎著三輪車帶著孫子到地里干活,忘記了拔三輪車的鑰匙,小孫子在車里玩耍,不小心擰動了鑰匙,車子往路邊小河沖去,老人急忙起身,抓住車廂也被拖到河里。最終,在陸峰老師和眾人的協力幫助下,祖孫二人平安無事。
幫扶貧困,他盡己之力感動老人
在脫貧攻堅戰役中,陸峰老師幫扶的是田橋社區張樓自然莊的葛俠,她因病致貧,患有冠心病、高血壓等,女兒遠嫁他鄉,丈夫已去世,家里就她孤苦伶仃。
在全面了解葛俠的狀況后,陸峰發現,老人的情緒很低落,在幫扶過程中,只要有時間,他就到老人家看看,和老人聊天談心,幫助老人收拾庭院,解決一些生活、生產上遇到的問題,好在老人家離學校只有兩里多的路程。逢年過節,陸峰總要買上米、油、魚等物品,看望慰問老人家。如今,老人家房屋進行了改造,又享有低保,生活有了明顯的改善,心情也好多了。
植根鄉村三十載,守望杏壇育桃李。多年來,陸峰老師默默無聞,在農村教育教學一線上深情耕耘、發光發熱,即使身患疾病,依然執著堅守,他用自己的愛和堅守,抒寫著一個鄉村教師的教育情懷。
(蒙城縣馬集鎮信息站 葛新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