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庫訊)天不亮,蒙城縣小澗鎮蔡海村國公莊村民陸趙勇就來到田間,看莊稼、管理桃樹,他因病致殘,肢體不方便,只能干些輕活,重活干不了,除了經營好自家的23.45畝良田,還養殖了斗雞、元寶雞(觀賞雞)和蛋雞,每天忙的不亦樂乎。
日前,記者扶貧采訪走進蔡海村,在村書記時愛超的陪同下走訪了陸趙勇家,走進大院,300只斗雞、元寶雞、蛋雞喔喔地叫著,共同譜寫了一首脫貧致富曲。陸趙勇的妻子謝曉俠告訴記者,她家6口人,2個兒子,兩個女兒,丈夫是肢體殘疾人,兒子陸子慶是精神殘疾人。2014年以來,在黨的精準扶貧政策鼓舞下,在鎮村的幫助和幫扶干部的精準幫扶下,不僅脫了貧,還過上了好日子。
陸趙勇今年35歲,4個孩子,兒子陸子慶是精神殘疾人,一家人的生活就靠23.45畝土地收益維持,生活窮困,2014年經政策識別進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各項扶貧政策如春雨般源源不斷灑進這個家。為了幫助其早日脫貧致富,鎮村干部來了,幫扶干部來了,他們向陸趙勇噓寒問暖,了解家庭各方面情況,致貧原因,找窮根,繪富圖。幫助陸趙勇種植6.5畝桃樹,在庭院內養雞等沒有技術怎么辦?村里幫助參加技能培訓,加之陸趙勇自己的努力,如今脫貧桃已結致富果。
4個孩子都上學,鎮村幫助落實了教育“兩免一補”,陸子慶還享受了殘補、精殘藥補。謝曉俠說:“要不是黨的好政策,4個孩子都上學,我們真上不起,教育扶貧給我家帶來了實惠多多。說起這幾年的成果,謝曉俠掰著指頭算了一筆收入帳,每年各項政策補助一點,23.45土地收入一點,四個孩子上學兩免一補點,家中養雞收入一點,丈夫農閑外出務工掙一點,年收入達3.5一4萬元。2019年底我家光榮脫了貧。”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只要自己努力脫貧致富,心里才能踏實。感謝黨的好政策,感謝各級干部……謝曉俠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