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庫訊)三山街道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依據“一礦一策”要求,在“保證安全、恢復生態、兼顧景觀”的基礎上,分明確建設標準、強化技術支撐、保障施工安全、積極宣傳引導等四個步驟,對轄區內4座廢棄露天礦山進行生態修復,為昔日被破壞的山體重新披上綠衣。
明確建設目標。三山街道依據《蕪湖市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規劃(2016-2025)》和長江經濟帶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工作安排,從露天礦山的地質構造、人文活動、礦山治理、生態復綠、礦山管理五個方面對修復工程提出明確要求。建設單位從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環境效益三方面設計綠色礦山工程方案。
強化技術支撐。三山街道組織市地勘機構、編制單位及相關專家對建設單位提出的工程方案進行審查,經現場勘察、匯報、質詢與討論形成綜合審查意見。邀請地勘機構對建設企業提供技術支持,指導建設單位在施工中使用先進適用技術,確保綠色礦山工程有序開展。
保障施工安全。三山街道在綠色礦山整治工程堅持“安全生產、綠色施工”的準則,加強施工過程的安全生產管理。街道安全辦多次到施工現場檢查指導,要求施工單位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及時發現并消除安全隱患,綜合提升施工現場管理工作,創造一個安全、健康、綠色的施工環境。
積極宣傳引導。為了讓群眾理解支持礦山修復工作,三山街道指導建設單位在施工地附近利用專題片、畫冊、展板等形式,大力宣傳綠色礦山建設先進經驗、正面典型以及綠色礦山建設的重要意義、政策措施等,營造有利于綠色礦山創建的良好社會環境和輿論氛圍,努力實現礦山全生命周期的“資源、環境、經濟、社會”綜合效益最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