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哞…哞…哞…咩…咩…咩……”日前,記者到蒙城縣小澗鎮西王集社區扶貧采訪,在社區扶貧主任王磊的陪同下來到了康莊,還沒有下車,老遠就聽到了牛羊的叫喊聲,記者下車走進康治才的養殖場,只見73歲的康治才正在為膘肥體壯的牛添料,老康一邊喂牛,一邊和記者聊起了近幾年來在扶貧好政策的幫扶下,家中取得的新變化?抵尾拍樕涎笠缰腋5男θ。
過去,康治才和老伴住在危房內生活,因為老伴因病引發聽力二級殘疾,需長期服藥,就靠6畝薄田維持生活,日常生活面臨巨大的挑戰,他也想過養牛羊擺脫貧困,因缺乏資金而隔淺。一度對生活迷茫,對脫貧失去信心的康治才家于2014年經識別,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貧困戶不是什么光榮的“名號”,我們脫貧致富不能光靠政府幫扶,要靠自己努力,只要吃苦肯干,就一定能過上好日子,國家政策好,但是咱不能光靠政府,我要通過勤勞的雙手發展產業致富……進入貧困戶后社區幫助柴國芹辦理了殘疾證,落實了殘補、護補、并安排了她為扶貧公益崗保潔員,經過努力,2017年康治才家摘掉了“窮帽”,光榮脫了貧。
貧字當頭,實干先行。社區通過與康治才的溝通認可他在本地發展養殖業的想法,結合產業扶貧幫助康治才協調農商銀行辦理了5萬元無息扶貧貸款,老康建起了牛羊圈舍老康心中升起了靠養殖脫貧致富的希望。從此,康治才一門心思搞養殖。為了切實掌握養殖技術,把風險降到最低限度,康治才經常到縣內養殖戶家中學習取經。每天天剛放亮,他就按時起床,給牛羊備料、添食、飲水、清掃圈舍……日子過的非常充實。他通過自繁自養的辦法,2020年出售黃牛7頭,收入近4萬元,羊10只,收入15000元左右。目前,康治才家黃牛存欄8頭,其中母牛7頭,羊16只。
社區內很多人看到康治才養牛羊賺了錢,也開始走養殖業致富之路,村民們前來參觀取經,康治才都有問必答,積極傳授經驗。“一人富是小富,大家富才算富”。“幸福不會從天而降,只要我們發揮內生動力,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就一定能收獲幸福生活。”康治才的老伴柴國芹說。
精準扶貧政策的實施,不僅讓康治才有了致富產業,還住上了新房。他家原本住的危房,陰雨天還漏雨,2017年社區幫助申請了危房改造扶貧資金,新蓋了磚瓦房。這幾年我享受到了很多扶貧好政策,吃不愁,穿不愁,就醫、住房有保障,如今日子過得一天一比一天紅火。下一步,我將擴大規模,在政策幫扶下早日實現小康。“一人富不算富,全社區富才是富。”今后,我將指導和帶領更多像我這樣的村民,趕著牛羊奔小康?抵尾湃缡钦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