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庫訊)為進一步提高教育矯正質量,烈山司法所通過手機“心岸”APP刷臉簽到定位學習等功能進行輔助管理,有效促進社區矯正對象自覺接受監管、積極服從改造。
一是利用“心岸”APP對社區矯正對象進行不間斷定位。通過設置打卡簽到規則,將刷臉簽到與定位相結合,要求轄區社區矯正對象在不同的時間段進行簽到,以確認該矯正對象是否在活動范圍內,司法所工作人員通過后臺隨時隨地對社區矯正對象進行位置定位抽查。
二是利用“心岸”APP對社區矯正對象進行碎片化矯正學習。充分利用社區矯正對象碎片化時間,將日常教育學習與集中教育學習相結合,通過“心岸”APP定期發送相關政策、典型案例、法律法規等相關的學習內容、社區矯正相關視頻等,并提醒未學習的人員及時進行閱讀學習。
三是利用“心岸”APP對社區矯正對象進行“零距離”互動。社區矯正對象可以隨時通過“心岸”APP匯報近期思想、生活狀況,工作人員也可以動態了解矯正對象存在的潛在問題和實際困難,并為有需要的對象提供心理輔導、政策咨詢等。
“心岸”APP的運用,切實增強了社區矯正對象監管幫教的精準性,在工作人員與社區矯正對象之間架起了一座“連心橋”,拉近了矯正對象與司法干警之間的距離,使社區矯正監管更加高效率和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