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是全國助殘日,蒙城縣立倉鎮以“鞏固殘疾人脫貧成果 提高殘疾人生活質量”為主題,與黨史學習教育相結合,開展了“我為殘疾人辦實事”扶殘助殘活動。
立倉鎮殘聯在“三長”及志愿者的積極參與支持配合下,通過走村入戶摸排,掌握殘疾人的切身需求后,為他們送去了護理床、移動馬桶、輪椅、拐杖等輔助器具。
2021年以來,立倉鎮殘聯緊緊圍繞黨史學習教育活動,把“我為群眾辦實事”作為常態化工作,對立倉鎮22個村全面走訪,提升殘疾人戶脫貧成效,改善殘疾人生活質量,截止目前共發放殘疾人輔助器具43件。“張勝,鎮里干部來看你了,還帶著禮物來的。”見到殘聯理事長和志愿者們的到來,中陸村脫貧戶張勝在妻子的招呼下,趕忙拄著自制的拐杖出來迎接。“我老公肢體殘疾二級,走路必須靠拐杖,自制的拐杖真的不穩當,感謝你們給俺送來了標準的拐杖,俺老公以后走動就安全了。”張勝妻子激動的淚眼盈眶。
立倉鎮充分利用“大喇叭”、微信群、宣傳欄等載體積極宣傳國家針對殘疾人幫扶相關政策,開展對殘疾人技能培訓、積極安排殘疾人務工就業、扶持殘疾戶發展產業、幫助殘疾家庭打掃衛生等形式多樣的活動,調動“三長”和志愿者參與積極性,打通為殘聯人服務“最后一公里”,在全鎮范圍內營造了扶殘、助殘的良好社會氛圍。今年以來共計100余名殘疾人進行了技能培訓并因人制宜的安排了就業務工,其中有20余名殘疾人通過自身努力發展,有了自己的致富產業。該鎮炮臺溝村殘疾人王利創辦的服裝廠,不僅讓他本人實現了發家致富,還吸納了炮臺溝村3名殘疾人在服裝廠務工,月工資均在3000元左右。“收入的穩定不僅實現了殘疾人脫貧穩定,而且提高了他們生活質量。”立倉鎮殘聯理事長耿雪說道:“近年來,我們精心組織培訓,幫助他們在家門口創業就業,他們再也不像以前那樣自憐自嘆,愁眉苦臉,而是個個充滿干勁,臉上洋溢著陽光的笑容”。
在國家政策的普惠和鎮村干部的鼓勵和幫扶下,像穆雙平這樣身殘志不殘,通過自強不息走向發展致富的殘疾人在立倉鎮還有很多。立倉鎮將學史力行,砥礪前行,不忘初心,跟蹤關心,讓每一位殘疾人感受到新時代的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持續開展精準有效的扶殘助殘活動,切實提高殘疾人生活質量,鞏固殘疾人脫貧成果,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為殘疾人描繪出最美麗的幸福生活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