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送爽,碩果累累,行走在寬廣整潔的水泥路上,列處是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趙塘村田間滿園的辣椒、大白菜、薺菜……一幅產業圖構成了晚秋時節最美畫卷。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基礎。近年來,素有“蒙城西伯利亞”美譽的蒙城縣小澗鎮趙塘村立足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圍繞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調整農業種植結構,推動農業產業轉型升級,促進村民持續增收,立足資源稟賦,大力實施“產業興村”戰略。按照“黨支部十合作社十農戶”的模式,采取“集中流轉土地十連片種植十群眾自種十統一購苗、管理、銷售”的辦法,科學地發展辣椒、大白菜、薺菜等特色產業,以科技產業鼓足村民的“錢袋子”,2021年流轉土地種植辣椒680畝,大白菜、薺菜153畝,由于科學管理,畝產辣椒4000一6000市斤,畝效益3000元左右。辣椒基地的建立,給留守老人、婦女提供就業崗位近100個,圓了他們在家門口就業增收的夢想。脫貧戶趙西明就是受益者之一,他告訴記者在產業園內務工每天50一70元,還不務照顧家、接送孩子上學。
國慶節期間,村部附近的辣椒產業園里歡歌笑語,100多名留守婦女、老人在有序的采摘辣椒。村民李洪蘭告訴記者,在園區采摘辣椒0.4元/斤,每天能摘150一220斤,日收入60一90元,現在是辣椒采摘高峰期,每天有130一200人左右在園區采摘辣椒,其中脫貧戶20人。
亳州市人大代表、村黨總支書記趙光告訴記者,近年來,結合產業扶貧,村兩委圍繞市民的“菜籃子”,堅持“輸血”與“造血”相結合,因地制宜發展富民產業,著力夯實群眾增收基礎,大力辣椒、大白菜、薺菜、菜豆生產,加快培育農業農村新優勢,以鄉村振興壯大村集體經濟,推動特色農產品高質量發現,培育一批“大而精”“小而美”的農產品品牌。2021年種植辣椒680畝,畝產4000一6000斤,畝收入3000元左右。今年又種植大白菜、薺菜153畝。下一步,村兩委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有效街接鄉村振興為抓手,以做大、做優、做強農產品為目標,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在塑造農產品品牌、農副產品深加工、延伸產業鏈條方面下功夫,助推鄉村振興又快又好發展,逐步壯大村集體經濟。
鄉村振興專干徐紹實告訴記者,趙塘村是“2020年度縣村集體經濟十快村”、“鎮產業興旺先進村”、“壯大村集體經濟先進村”,村集體經濟一直居縣鎮前列,受到了縣、鎮的表彰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