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大觀區以深化新一輪“林長制”改革為抓手,聚焦“三地四區”發展定位,統籌推進平安、健康、碳匯、活力、金銀、智慧等“六大森林行動”,探索森林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全力助推鄉村振興。
實施“平安森林行動”。依法報批林地11宗30.2892公頃,征繳森林植被恢復費680萬余元。對遙感判讀下發的76個森林督查圖斑、87個變化監測圖斑進行現地核實調查和更新并進行科學處理,對江豚保護區內15個遙感核查點開展逐一核實并上報相關佐證資料,完成2個草地和5個濕地樣地調查監測。持續發力抓好江豚省級自然保護區日常管理監督工作,結合長江十年禁漁,整合執法人員和部門聯動力量,實行24小時全天候執法工作機制,全年共出動執法人員3556人次,執法車546車次,執法艇286艇次,巡查里程80000萬多公里,查處行政案件413起,刑事移送35起,處罰金額34.397萬元。同時與海事、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開展常態化聯合巡航執法,共開展聯合執法121次,為江豚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和生態環境。嚴格落實“六級”包保責任制和“三個一律”要求,切實抓好森林防火“防打保”12條措施,全年未發生較大森林火災及林火引起的人員傷亡事故,維護了社會穩定和森林資源安全。持續深化推進“林長+檢察長”協作運行機制及“林業+公安”雙向銜接機制,與檢察、公安機關就森林防火、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江豚保護、林業安全生產等工作聯合開展督查檢查4次,有效構建行政執法、刑事司法和檢察監督同向發力的生態保護格局。
實施“健康森林行動”。高標準完成人工造林2503畝、森林撫育3500畝,建設森林長廊2公里計劃任務。開展“四旁四邊四創”活動,新增村莊房前屋后綠化面積80畝、路旁水旁綠化長度4.5公里、村域范圍內宜林荒山荒地面積200畝,河流綠化改擴建長度3公里,城鎮周邊綠化人工造林面積100畝、森林經營面積500畝,景區周邊綠化森林經營面積500畝,單位(居民小區)周邊綠化100畝。常態化做好松材線蟲病防控工作,通過人防+技防手段切實加強境外有害生物美國白蛾的監測和預防,全區未發現美國白蛾傳入。
實施“碳匯森林行動”。積極探索建立政府統籌、市場驅動、公眾參與的林業碳匯體系運行機制,啟動開展林業碳匯項目,與上海中春環?萍脊具_成初步協議,探索在全國首創“碳匯+血防林”林業碳票評估項目,擬在“全國林業血防發源地”?阪偰瞎×謭鲩_展試點,目前已編制項目實施方案,完成項目樣地抽樣調查及碳票核算評估工作。
實施“金銀森林行動”。轄區初步形成以楊樹、苗木花卉、木質(深)加工、休閑觀光林業為代表的4大產業,全年實現林業產值8.56億元,同比增長6.7%。抓好林業特色產業基地建設,積極發展特色經果林,在鎮江村新建枇杷、梨等經果林近100畝,種植葡萄和甜柿150余畝。大力發展田園采摘、農事體驗、休閑旅游新業態,積極支持美好甜園、豐悅動物園、桃緣家庭林場等基地建設,全年接待旅游人數達4萬余人次,實現收入330余萬元。
實施“活力森林行動”。積極扶持與培育新型林業經營主體。新增家庭林場1家、林業種養殖企業1家。不斷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新增林地流轉面積155畝,完成任務的129.2%。繼續深化林業“三變”改革,依托新型林業經營主體,2022年在?阪偤痈凵鐓^將紅旗小圩村民組600畝林地折合股金135萬元(有效期10年),以入股形式由安慶市沙漠綠洲林業有限公司進行林業開發,村民組每人每年可享受保底分紅600元和收益分紅300元。多渠道創新綠色金融投入,通過林業貸款風險補償機制完成林權抵押貸款276萬元。強力推進林業“雙招雙引”工作,成功引進安慶市大森林農產品有限公司和安慶豐悅飛鳥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均落戶于?阪,截止目前完成實際投資約1500萬元左右。
實施“智慧森林行動”。強化林長制智能感知平臺建設,明確專人有效應用維護智慧平臺,發揮平臺數據錄入、智能查詢、日常監管維護、調度考核等智能作用,做到實時監管、在線調度,初步實現林長制大數據采集、運用、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深入推進林業科技創新項目,持續與中國林科院及亞林所深度合作,打造甜柿高效栽培基地和楊樹速生豐產基地,不間斷地在線上線下溝通甜柿、楊樹栽培關鍵技術,不斷提高林業科技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