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天,我們往新疆發送了16000多件冬裝,也找到了長期資助商,一切都向著好的方向發展。”說這話的正是來自新疆和田洛浦縣的艾力亞爾·艾則孜。目前,他是合肥工業大學的大四學生。2012年他和上海作家曾岳等人一起創辦了“胡楊樹公益行動城市結盟促進會”,在他們的鼓勵下,多地新疆大學生參與進來,并發動更多愛心人士一起資助新疆邊遠貧困地區的孩子們。
走向公益之路為了成功募捐,艾力亞爾利用空余時間跑遍了所有能去的地方。直接募捐錢財很難,那就先募捐衣物;直接向社會募捐很難,那就去可能相信自己的學校……就這樣,艾力亞爾去了5所學校后,終于獲得了捐助支持。
“我家曾經也很困難,2007年,我在江蘇省泰州市口岸中學上內高班,經常得到學校老師、同學及社會愛心人士的資助,新衣服、新學習用具伴我度過了最美好的時光。”高三畢業時,他組織同學籌集了很多舊衣物,寄給了喀什地區的一所學校。自此,他便開始了自己的公益之路,F就讀于合肥工業大學的他,多次募捐衣物,送給新疆邊遠地區的孩子。他創建了流浪兒童網站,讓更多的人消除對流浪兒童的偏見。他身在合肥,但心卻留在家鄉,不忘家鄉的發展。
走過大江南北“如今,農村一半以上的人家都有了汽車,也修了公路,現在幾乎看不到土路了。家鄉不僅有了連鎖超市,還有許多專營民族用品的民族超市,生活越來越便利。今年暑假回家,發現水果價格跟合肥的差不多,交通方便了,運輸價格也不貴。而且,街上有很多火鍋店、自助餐廳、KTV、酒吧,娛樂設施從無到有,看著都讓人暢快。”艾力亞爾說。
“小學畢業后,我一直在外求學,見識了克拉瑪依的美麗富饒與泰州的多姿多彩,也見識了合肥的現代魅力。我想讓家鄉變得現代多彩,想讓鄉親們都見識一下令我驚嘆的一切。但是,想改變新疆,我一個人的力量遠遠不夠。”艾力亞爾動情地說。
走向美好未來即將畢業的艾力亞爾見識了外面世界的多姿多彩后,仍想回到新疆。說到未來,他并不確定,但改變家鄉的決心堅定不移。在他看來,教育對一個地區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胡楊樹公益有一個對南疆中小學生提供助學金的項目,為此艾力亞爾接觸過很多老師和學校。他發現,在和田,由浙江省對口援建的幾所學校硬件設施都很好,但有的教師卻選擇了離開。為此,艾力亞爾有些擔心。
一位家長打消了艾力亞爾的擔心。在探訪學校時,這位家長告訴他,學校不僅免費收教孩子,還給他們提供午飯,內地來的老師比家長都疼孩子。
“我的家鄉如此美麗富饒,怎么會比不過其他地方呢?”
艾力亞爾堅信,家鄉一定會越來越好。
據《新疆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