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y id="djcmt"><video id="djcmt"></video></ruby>

      <legend id="djcmt"><font id="djcmt"></font></legend>
      <ruby id="djcmt"><option id="djcmt"></option></ruby>
      <ruby id="djcmt"><table id="djcmt"><thead id="djcmt"></thead></table></ruby>

      <strong id="djcmt"></strong>
    1.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安徽 > 安徽好人
      投稿

      安慶“鳥爺”王三益默默守護濕地“精靈”

      2015-03-15 19:59:05 來源:中安在線 作者: 責任編輯:風中的自由 點擊圖片瀏覽下一頁

      JRq安徽網庫 地方門戶新聞站

      JRq安徽網庫 地方門戶新聞站

        圖片來源于網絡JRq安徽網庫 地方門戶新聞站

        早春的風還有些凜冽,66歲的安徽省安慶市宜秀區羅嶺鎮姥山社區村民王三益清晨5點多就騎上摩托車,扛著高倍遠視鏡,沿著家門口的菜子湖停停走走,觀測候鳥群。JRq安徽網庫 地方門戶新聞站

        每年秋冬季節,大量候鳥從遙遠的西伯利亞遷徙至菜子湖濕地保護區越冬,次年3月飛走。作為民間組織菜子湖濕地生態保護協會的理事長,日常巡湖護鳥只是王三益每天例行的工作之一。JRq安徽網庫 地方門戶新聞站

        安慶市林業部門數據顯示,2014年菜子湖的越冬候鳥總數超過5萬只,水鳥種數60余種,約占全國總種數的34%,其中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等級的有東方白鸛、鴻雁;易危等級的有白頭鶴。JRq安徽網庫 地方門戶新聞站

        這片湖泊,是當地民眾祖祖輩輩賴以生存的“母親湖”,也是候鳥的棲息樂園。然而,菜子湖濕地生物物種資源一度遭到人為破壞。JRq安徽網庫 地方門戶新聞站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圍湖造田,漁民攔網養殖,投放化學飼料養魚、捕殺候鳥、耕牛破壞濕地珍稀植物等現象十分嚴重。”安慶市宜秀區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站站長何旭東說。JRq安徽網庫 地方門戶新聞站

        據了解,菜子湖原有濕地面積約24230公頃,現有面積為16667公頃,嚴重的時候越冬候鳥一度每年不到2000只,原有的濕地面積和葉茂繁盛的植物多樣性逐年減少。JRq安徽網庫 地方門戶新聞站

        候鳥時節,霰彈槍的轟鳴晝夜響徹菜子湖,鳥兒的哀鳴聲不絕于耳。一些偷獵者還會偷偷設置捕鳥夾捕捉活體候鳥,鳥兒爪子一旦被夾住,如果偷獵者沒來,鳥兒就會困在湖邊哀鳴至死。其他候鳥聽到這種叫聲,就會避開這塊區域。王三益說:“眼瞅著鳥兒越來越少,心里難受。”JRq安徽網庫 地方門戶新聞站

        1995年,經安徽省政府批準,安慶沿江水禽生態濕地自然保護區建成,主要保護對象為濕地生態系統及珍稀鳥類資源。安慶沿江濕地保護工程、濕地生態效益補償等項目也隨后推進。2007年,安慶市政府承辦的中國-歐盟生物多樣性示范項目正式獲得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處批準,菜子湖濕地保護納入政府日常工作。JRq安徽網庫 地方門戶新聞站

        但是,菜子湖濕地由于面積廣,林業部門人手少,管理難度大,再加上當地村民對濕地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性不強,所以最初政府的管理效果有限。JRq安徽網庫 地方門戶新聞站

        “單純靠政府管理不能解決根本問題,民間組織的力量則可以發揮作用。”曾在姥山村做了40年村干部的王三益2010年在當地民政部門登記注冊了濕地生態環境保護合法的民間社團組織。這個協會90%以上成員都是菜子湖沿岸農民,在候鳥季,20多人組成的候鳥巡護隊隊員們每天早上4點起,晚上10點才回家入睡。JRq安徽網庫 地方門戶新聞站

        一旦發現有人捕鳥和毒鳥等情況,巡護隊隊員會第一時間通知王三益。不管何時接報,老人會立即騎摩托車去現場取證,核實后再通知森林公安。JRq安徽網庫 地方門戶新聞站

        比起打擊盜獵分子,對老王來說更難的是得到當地村民的理解。為此,協會牽頭編寫了保護鳥類的黃梅小戲,宣傳愛鳥、保護濕地的知識,讓村民逐漸知道保護鳥類就是保護人類自己。協會還組織國內外專家和志愿者實地參觀,當地學校也把保護濕地和候鳥作為鄉土教材,帶動了周邊村民自覺護鳥。JRq安徽網庫 地方門戶新聞站

        村民劉芝才曾是當地“槍王”,過去依靠獵捕候鳥日收入達近萬元。“老王不知道找了我多少回,有時候我故意假裝不在家,他就從門縫里給我塞紙條。”劉芝才說,“給我講道理,還說得句句在理,沒辦法反駁。”JRq安徽網庫 地方門戶新聞站

        王三益一邊宣講相關法規政策,告訴村民違規的后果;一邊給村民算著發展生態旅游的經濟賬,推介保護濕地的好處……包括劉芝才在內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到他的環保行動中來。“現在會員和志愿者300多人,”王三益說,“除了利用農閑時間義務開展越冬候鳥巡護,志愿者們還會定期在濕地灘涂清除白色垃圾等。”JRq安徽網庫 地方門戶新聞站

        為了這份環保事業,王三益將多年積蓄都投入進去,還借錢設置了一座濕地監測瞭望臺,安裝了濕地野外遠程監控網絡,建立了安徽菜子湖濕地宣教中心和生態標本館為一體的濕地科教基地,總計投入近80萬元。JRq安徽網庫 地方門戶新聞站

        雖然直至今日,資金仍是困擾協會發展的最大問題,但在王三益看來,生態文明建設在中國官方和民間逐漸被重視是不可逆轉的趨勢。JRq安徽網庫 地方門戶新聞站

        2013年,首部國家層面的濕地保護部門規章《濕地保護管理規定》出臺,由此帶動了各地的濕地法制進程。目前,黑龍江、甘肅、湖南等20個省(區)完成了濕地立法;安徽、重慶、天津、江蘇等省(市)濕地立法正在積極推進中。JRq安徽網庫 地方門戶新聞站

        為保護菜子湖濕地,當地政府實施了多項補償項目和安置工程:政府給予漁民補貼,讓他們上岸從事其他職業,從根本上解決了流動漁船對候鳥的威脅;牛群導致濕地灘涂珍稀植被遭到嚴重破壞,姥山社區鼓勵養牛戶把牛賣掉,購買手扶拖拉機,每臺補貼400元;為了發展當地旅游業,政府為景點配套修好了道路、建起了停車場……JRq安徽網庫 地方門戶新聞站

        2014年12月,王三益的協會與當地政府合作舉辦了菜子湖濕地觀鳥節,吸引了3000多驢友、愛鳥人士以及攝影愛好者,村民們嘗到了生態旅游帶來的甜頭。JRq安徽網庫 地方門戶新聞站

        “我在一天,就守護一天。”王三益正在積極籌備協會的網站,他期待吸引更多年輕志愿者加入這個平均年齡50歲以上的團隊組織,“這就好比接力棒,需要一代代傳下去。”JRq安徽網庫 地方門戶新聞站

      文章來源:中安在線 責任編輯:風中的自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安徽網庫”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安徽網庫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不良信息舉報信箱 新聞熱線 技術服務
      關于本站 | 廣告服務 | 免責申明 | 招聘信息 | 聯系我們
      安徽網庫 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5-2019 皖ICP備19011896號

      皖公網安備 34010202601110號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百度_一区二区三区自拍_99久久香蕉国产_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
          <ruby id="djcmt"><video id="djcmt"></video></ruby>

          <legend id="djcmt"><font id="djcmt"></font></legend>
          <ruby id="djcmt"><option id="djcmt"></option></ruby>
          <ruby id="djcmt"><table id="djcmt"><thead id="djcmt"></thead></table></ruby>

          <strong id="djcmt"></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