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足在合肥市的各大花藝館或是新華圖書城,您可以看到很多晶瑩剔透的水族展示箱,這里有不少出自于安徽農業大學的學生創業團隊。培育這些創業團隊的,正是被學生們昵稱為“魚媽媽”的安農大教授丁淑荃。
丁淑荃是安農大動物科技學院教學秘書和實驗中心副主任,承擔水產養殖專業實踐教學。工作28年來,她坦言近10年是最忙的時候。 “趕上了創新創業的大潮,就應該帶著學生多搏擊幾回。 ”丁淑荃說。近幾年來,她引導學生把學術研究和創業實踐緊密結合,從申報校內大學生創新創業基金開始,帶著一屆又一屆學生在“觀賞魚馴化與馴養”“觀賞魚反季節繁育”“生態魚缸創新設計”和“水族箱造景”等四個方面進行不斷地探索。她指導學生創立3個創業團隊,孵化成立了4家公司,其中一個團隊在全國第七屆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創業”大賽中獲得特等獎、最佳創新獎、最佳創意獎、最佳創業獎。
觀賞魚團隊是丁淑荃指導學生成立的第一個創業嘗試。頭號難題就是沒有場地。丁淑荃找到院領導,在辦公條件緊張的條件下,硬擠出一間半辦公室,讓團隊入駐。房間位于北側,一到深秋,氣溫降低,就不再適合熱帶魚生長,更不利于繁殖。為了保護觀賞魚的親本,防止因親本死亡給團隊帶來損失,每到秋冬,丁淑荃就把小魚兒搬到自己的辦公室,與魚兒一起過嚴冬。時間久了,魚兒就沒有離開過丁淑荃的辦公室,她的辦公室也就成了工作室。
熟悉丁淑荃的人都知道,她的辦公室不僅有美麗的觀賞魚風景,還有一群跟在“魚媽媽”后面的“小魚”。 2012年以來,先后有7屆37名學生加入到這個觀賞魚團隊。在丁淑荃帶領下,他們下魚塘、進市場、進實驗室,撈魚食、粘魚缸、繁魚苗、著文章,研究市場需求,分析科研走向,一步步明確團隊研發方向,一天天積累研究成果。他們不僅獲得了1個個大獎,還申請了8項新型實用專利,其中4項獲得授權,發表了論文2篇。
出了實驗室,丁淑荃也是學生的貼心人。遇到學業上的困難、生活中的難題,學生們都會不自覺地找“魚媽媽”聊天支招。丁淑荃總是給這群年輕人不斷鼓舞、排憂解難。學院里的同事評價丁淑荃和她帶出的學生:“‘大魚’帶‘小魚’,帶出的都是一群性格剛毅、熱情活潑的能干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