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暑期,岳西縣毛尖山鄉留守兒童服務中心主任劉磊,這些天格外忙碌。 “主要是組織安排大學生志愿者來鄉支教,另外還在籌備暑期夏令營,打算帶孩子們到縣里的革命傳統教育基地接受紅色教育,再到揚州等地去開展‘研學游’活動。 ”劉磊告訴記者,山里的孩子平時出遠門的機會不多,這次正好有愛心人士支持,自己一定要帶他們出去見見世面。
劉磊是一名退伍軍人,曾經在被稱為“生命禁區”的川藏線服役整整四年,把美好的青春獻給了高原。1997年底,劉磊因健康原因,不得不選擇退役。
脫下軍裝,劉磊回到家鄉岳西縣當起了代課教師。岳西縣地處大別山區,青壯年勞動力大多外出務工,留守兒童問題較為突出。見不得山村的孩子缺少關愛,2007年,劉磊拿出副業收入和家中積蓄,湊了3萬余元,自費建起毛尖山鄉留守兒童服務中心,為孩子們免費提供學習輔導、思想教育、全日制寄宿等服務。中心運作以來,劉磊又自費投入數萬元添置書本和家具。200平方米的服務中心,成為毛尖山鄉留守兒童溫暖的家。
遠離父母,孩子們最欠缺、也最渴望的,就是能經常與爸爸媽媽交流。在志愿者的幫助下,劉磊建起了留守兒童網。孩子們把日記、照片傳上網站,還可以與在外務工的父母視頻通話。
“剛開始大家還不相信會有這樣的免費服務。 ”劉磊回憶,服務中心一路之隔,就是一所有幾百名學生的小學。中心開張半個月,門口小學生來來往往,但愣是沒有一個孩子進門,沒有借出去一本書。有一天,第一個孩子半信半疑借走一本書后,不一會兒孩子們都擁了進來。十幾年來,這里已累計為數千名留守兒童提供服務。
不只是服務留守兒童,早在2006年,劉磊就開始擔任當地敬老院院長。敬老院里的五保老人,不少是智障或身患殘疾,生活無法自理。劉磊把每一位老人當成自家親人,不怕臟不怕累,為他們換洗衣被、打掃衛生。有天晚上,57歲的儲西元老人因疝氣發作而嘔吐,伴隨便血,衣服上、床上都沾滿穢物。劉磊毫不遲疑當即清理,并連夜把老人送到醫院治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十幾年來,身兼留守兒童服務中心主任與敬老院院長的劉磊,常年在“家—敬老院—服務中心”之間奔波忙碌,過著“三點一線”的生活,將一腔心血都傾注在老人和孩子們身上,獲得了第三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第二屆安徽省道德模范、安徽省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 “我是一名退伍軍人,雖然離開部隊,仍然要牢記革命軍人的使命擔當,盡己所能為群眾服務,幫鄉親們做些實實在在的事。 ”劉磊樸實的話語中,透著平靜和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