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夏秋季節,都會有人因食用泡發木耳引起食物中毒。和泡發木耳一樣,有些谷物發酵制品食用不當,也會引起中毒。9月12日,省食藥監局發布消費警示,提醒市民預防秋季預防椰酵假單胞菌食物中毒。
據介紹,椰酵假單胞菌食物中毒多發生在夏、秋季。有三類食品如果被環境中的微生物污染,容易發生椰酵假單胞菌中毒。一是谷類發酵制品如發酵玉米面、糯玉米湯圓粉、玉米淀粉、發酵糯小米、吊漿粑、糍粑、醋涼粉等;二是變質銀耳、木耳;三是薯類制品如馬鈴薯粉條、甘薯面、山芋淀粉等。如果懷疑發生疑似中毒,必須要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盡快催吐,排出胃內容物,以減少毒素的吸收和對機體的損傷;并及時送醫院救治,對癥治療。
食藥監部門提醒,要注意從源頭重視預防椰酵假單胞菌食物中毒,尤其注意從家庭加工環節規避風險。木耳或銀耳要將其表面清洗干凈,使用干凈容器和水泡發,泡發好后要及時食用;如需過夜,應放在冰箱冷藏室;泡發后如果發現耳片發黏、軟、無韌性或有異味,一定要丟棄;不要食用自采鮮銀耳或鮮木耳,特別是已變質的鮮銀耳或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