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y id="djcmt"><video id="djcmt"></video></ruby>

      <legend id="djcmt"><font id="djcmt"></font></legend>
      <ruby id="djcmt"><option id="djcmt"></option></ruby>
      <ruby id="djcmt"><table id="djcmt"><thead id="djcmt"></thead></table></ruby>

      <strong id="djcmt"></strong>
    1.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地方 > 合肥
      投稿

      最美的課堂在田野 最好的教育在路上

      2023-04-21 10:29:12 來源:廬江縣郭河鎮 作者: 責任編輯:朱俊生 點擊圖片瀏覽下一頁

      ——安徽喜洋洋農業聚力打造農旅融合勞動教育實踐基地NJR安徽網庫 地方門戶新聞站

      安徽網庫訊:四月,春光融融,芳草茵茵,正是春耕生產的大好季節。420日下午,合肥市喜洋洋現代農業勞動教育實踐基地迎來60多位“小客人”,他們來自廬江縣郭河鎮福元初級中學九年級學生,他們在老師們引導下,走進田野開展“快樂勞動 幸福成長”主題教育活動,踏青尋芳多彩自然,享受勞動帶來的快樂。NJR安徽網庫 地方門戶新聞站

      QQ截圖20230421103114.jpgNJR安徽網庫 地方門戶新聞站

      QQ截圖20230421103114.jpgNJR安徽網庫 地方門戶新聞站

      NJR安徽網庫 地方門戶新聞站

      “同學們,中國65%的人以水稻為主食,你們知道水稻是怎么從一顆種子演變成秧苗的嗎?”在研學課堂上,授課老師以視頻教學的方式,生動形象地介紹了水稻的分布、分類和生長環境,講述水稻從萌發到幼苗、分蘗、拔節、孕穗、抽穗、揚花、灌漿、成熟的生長過程,讓同學們了解水稻育秧、插秧、施肥、除草、收割等主要農事活動,探尋水稻“前世今生”和“一粒米誕生”的艱辛歷程。NJR安徽網庫 地方門戶新聞站

      QQ截圖20230421103204.jpgNJR安徽網庫 地方門戶新聞站

      NJR安徽網庫 地方門戶新聞站

      “水車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的能將低處水輸送到高處的灌溉工具;木犁始于2000多年前的西漢,用于田地翻土……。”下午3時,大家在指導老師的引導下,有序參觀了農耕文化與現代農業展覽館,館內擺放的插秧機、收割機、旋耕機、施肥機和珍藏的犁、耙、水車、風車、脫粒機、石磨、石臼、石磙、木锨、稻籮、笆斗等老農耕器具,引起孩子們極大興趣和求知欲望,工作人員以二十四節氣為線索,耐心細致講解了小麥從播種、除草、收割、晾曬、磨粉到制作成饅頭的過程,傳授春生、夏榮、秋收、冬藏科普知識,讓同學們感受“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勞動艱辛。NJR安徽網庫 地方門戶新聞站

      QQ截圖20230421103232.jpgNJR安徽網庫 地方門戶新聞站

      NJR安徽網庫 地方門戶新聞站

      “未想到平時媽媽給全家人做的米飯和饅頭,竟然要經過如此多的生產工序和很多人勞動付出。”身臨其境的感受,讓孩子們受益匪淺,同學們紛紛表示,今后要樹立“浪費可恥 節約為榮”的消費理念,將勤儉美德滲透到日常學習生活中,做到吃多少,拿多少,不剩飯,不剩菜,不攀比,爭當“光盤達人”,以自己言行帶動家庭,影響社會。NJR安徽網庫 地方門戶新聞站

       NJR安徽網庫 地方門戶新聞站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活動中,同學們還前往學生勞動實踐區,觀摩植保無人機施肥操作演示,在農技人員指導下,分成6組饒有興趣地移栽豇豆、辣椒和西紅柿,大家或領取工具、或用鋤挖宕、或扶苗圍堰、或提水澆灌,團結合作,干得熱火朝天,完成栽種后,用標簽寫上自己的姓名,帶回學校,用心養護,等待開花結果,體驗一分耕耘 一分收獲的喜悅成果。NJR安徽網庫 地方門戶新聞站

      “行程之前,學校老師要求學生提前搜集資料,勞動實踐中,同學們對照掌握的知識進行深度體驗,之后還會寫心得體會,這樣的外出學習教育我們支持。”陪同孩子們一起參加活動的家長委員會劉女士對勞動教育的主題設計、活動品質以及實施效果,表達了由衷的贊賞。NJR安徽網庫 地方門戶新聞站

      把課堂搬到陽光下和田野中,對中小學生開展日常生活勞動和生產勞動教育,讓青少年在出力流汗和動手實踐中,養成獨立思考、吃苦耐勞、團結協作、熱愛集體的良好品質。在合肥市喜洋洋現代農業勞動教育實踐基地負責人王宜坤看來。“世界之大,豐富多彩,可以通過勞動實踐去學習、思考、解惑,作為廬江縣首個勞動教育實踐基地,我們有責任和義務為孩子們提供這樣的機會,讓他們走出課堂走進社會,體驗不一樣的課程資源,感悟‘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扣好人生第一?圩,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NJR安徽網庫 地方門戶新聞站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什么是最好的成長路,行走的夢想在腳下,最好的學習是實踐,最美的課堂在田野。(廬江縣郭河鎮:朱俊生)NJR安徽網庫 地方門戶新聞站

      文章來源:廬江縣郭河鎮 責任編輯:朱俊生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安徽網庫”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安徽網庫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不良信息舉報信箱 新聞熱線 技術服務
      關于本站 | 廣告服務 | 免責申明 | 招聘信息 | 聯系我們
      安徽網庫 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5-2019 皖ICP備19011896號

      皖公網安備 34010202601110號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百度_一区二区三区自拍_99久久香蕉国产_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
          <ruby id="djcmt"><video id="djcmt"></video></ruby>

          <legend id="djcmt"><font id="djcmt"></font></legend>
          <ruby id="djcmt"><option id="djcmt"></option></ruby>
          <ruby id="djcmt"><table id="djcmt"><thead id="djcmt"></thead></table></ruby>

          <strong id="djcmt"></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