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主辦的2018“互聯網+”鄉村振興大會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工信部信息中心總工程師童曉民、工信部信息中心處長陳子雄、商務部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研究院院長李鳴濤、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互聯網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歐陽日輝、大會承辦單位冠誠躍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董事長郭佰成等來自互聯網、電子商務界及致力于鄉村振興領域的嘉賓出席此次活動,啟動儀式圍繞著“互聯網+”如何助推鄉村振興展開研討。
工信部信息中心總工程師童曉民指出,為了深入貫徹和實施國家鄉村振興戰略,依托“互聯網+”發展各種專業化社會服務,積極探索“互聯網+”如何促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工信部信息中心將聯合相關單位共同發起舉辦“互聯網+”鄉村振興大會。童曉民認為,在互聯網日益成為助力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設施的背景下,“互聯網+”將會與農村電子商務、農產品物流、農業現代化、農業服務、鄉村旅游、農村扶貧、農村金融等深度融合和發力,將會深刻影響和改變農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促進農業生產向消費導向轉變,從而引起農村社會的深刻變革,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商務部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研究院院長李鳴濤認為,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快速發展的農村電商在促進農民增收,增強農業生產的組織化、規;、標準化、品牌化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的引領和帶動作用。我國農村電子商務市場潛力巨大、前景廣闊,不斷地吸引社會各方資源的持續投入?梢哉f,圍繞農村電商市場已經形成了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產業發展、農民受益的良好局面。農村電商也成為新時代我們破解我國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問題的新抓手。面向未來,在基本解決農村老百姓網絡消費需求的基礎上,依托農村電商發展農村地區產品及服務資源上行網絡銷售,以農村電商帶動農村產業發展,依靠互聯網+的大市場拉動和促進農村地區的產業興旺,將是最終實現我國鄉村振興的發展目標的有效途徑。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互聯網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歐陽日輝認為,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鄉村建設運動強調在農村發展新文化注重人文關懷,互聯網經濟時代共產黨領導的鄉村振興重視互聯網等新技術的作用。歐陽日輝提出,鄉村振興應該“科技推動”和“人文關懷”雙輪驅動,科學技術是推動鄉村振興的第一生產力,信息基礎設施和基礎信息設施建設是鄉村振興的底層技術,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在農業領域的運用將推動鄉村經濟進入新時代,電子商務運用新技術創新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新模式,鄉村旅游借助新技術與體育、文化、康養和教育融合發展產生新業態。歐陽日輝提出,資本下鄉要有人文關懷,不能掙快錢,全社會要重視農民教育問題、農村文化建設、進城務工人員的就業和培訓、留守兒童的教育和成長等問題。缺乏人文關懷的鄉村振興將成為農村發展的短板,只有科技推動和人文關懷雙輪驅動,才能可持續。
大會活動組委會執行秘書長、冠誠躍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董事長郭佰成認為,近些年目睹了我國農村農業可喜的的變化,看到農業正從“溫飽農業”到“小康農業”的轉變,而隨著消費者的消費升級,老百姓對于吃的綠色、吃的健康的要求越來越高。冠誠躍一直致力于為農業的發展提供高科技的產品,改善土壤板結,發展優質高效農業,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添磚加瓦,貢獻自己的力量。
會議期間,與會嘉賓就即將召開大會的議題做了深入的溝通和研討。